网络层
网络中的两种服务
虚电路服务
面向连接主要在电信网使用,打电话。
数据报服务
- 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。
- 设计应尽量简单,向其上层只提供简单灵活的、无连接的、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。
网络中传输的消息
- 转发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所传送的数据。
- 传送路由信息
相关协议
IP:网际协议
ARP:地址解析协议(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)
ICMP:网际控制报文协议(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)
IGMP:网际组管理协议(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)
RARP:逆地址解析协议(已淘汰)
路由协议分类
按是否自适应可以分为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和动态路由选择策略。
将互联网划分成较小的自治系统AS(Autonomous system)之后,根据AS对其他AS表现出的是一个单一和一致的路由选择策略,把路由分为两大类
内部网关协议IGP(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)
RIP(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)
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,是互联网的标准协议。“距离”是指跳数,最多15跳。所以RIP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
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
交换的信息是当前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
按固定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
某一个网络只保留一条最短路径
好消息传得快、坏消息传播得慢,当出现网络故障时,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。
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)
使用了最短路径算法,但使用的是链路状态协议(link state Protocol)
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。使用方法是洪泛法(flooding)。
发送的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,但这只是路由器所知道的部分信息。
当链接状态发生变化或每隔一段时间、路由器向所有路由器用洪泛法发送链接状态信息。
所有路由器最终都能建立一个链接状态数据库,这个数据库实际就是全网的拓扑结构图。
OSPF的重要优点:更新过程收敛得快
IS-IS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(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)
链路状态协议
💬 评论 (0)
分享你的想法和见解
请 后发表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!